汇率机制的汇率机制

2024-05-18 22:57

1. 汇率机制的汇率机制

汇率机制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实行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体现着该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经济实力,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一国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的平衡。汇率机制的选择同经济发展模式一样,应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有效合理的汇率机制。从短期看,一种汇率机制的行之有效,不仅要适应本国贸易和金融市场的需要,还要注重保护本国货币少受冲击,并对汇率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不断完善;从长期看,汇率机制要随国际经济金融的变化和国内经济金融条件的转变而调整,一成不变的僵化机制是难以适应的,也是不可能的。

汇率机制的汇率机制

2. 汇率改革的汇率制度

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汇率体制从单一汇率制转为双重汇率制。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1994~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体包括,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等。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此后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2005年7月21日,我国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新人民币汇率制度平稳实施充分证明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汇制改革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要求。人民币汇率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自2006年1月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而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反而大幅增长。2008年,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3. 汇率机制的介绍

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常常简称ERM) 是指外汇市场交易中汇率升降同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联系及相互作用。 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之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逻辑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国际收支逆差(顺差) → 本币贬值(升值) → 外汇汇率上升(下降) → 进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 → 国际收支逆差减少(顺差减少),直至恢复平衡。

汇率机制的介绍

4.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意义?

对宏观经济不会产生紧缩效应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不会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紧缩效应?专家否定了这种忧虑。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表示,汇率制度变化,但汇率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会特别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说,汇率升值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只是一种静态观点,是假定企业对汇率变动不做任何主动调整。但从过去的情况看,中国企业的调整能力很强。而且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汇率升值的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明显的贸易顺差。这是因为企业调整了市场营销策略和提高了竞争力。

  汇率升值后,一部分利润水平较低的企业竞争力将受到很大挑战,但对于其他企业的影响不会很明显。巴曙松还认为,升值降低了进口成本,这促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资源,利用价格调整购买更便宜的资源,也有利于国内消耗资源的减少。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汇率调整对国民经济是有利的。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仍然非常强劲,GDP增长率比9%的潜在增长率还高0.5个百分点。在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状况良好,唯一不好的就是外贸不平衡。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有很大外贸顺差,造成了资金更多地向外向型经济比重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倾斜。而内陆地区在这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因此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正在加大。汇率的调整,将使出口放缓,从而协调地区、行业的发展。从企业的角度看,汇率调整也使得技术含量高的出口型企业在竞争中胜出,而过多依靠价格竞争而生存的企业则会被逐步淘汰。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表示,汇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出口虽然对汇率敏感,但对国际经济增长的大环境更敏感。从总量看,即使汇率升值10%,在没有考虑国际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从长期看可能把出口值拉下来10%,短期也就2%左右的影响。如果把国际经济考虑进来的话,中国出口未必下降。因为国际经济增长1%,对我国出口的拉动是6%。

  从结构看,升值主要影响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塑料等,而不是有很强的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升值有利于改善贸易结构,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与贸易制裁相比,升值显然是一个更优选择。

  汇率恢复了经济杠杆的本来特征

  此次汇率改革,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

  如何理解这种制度安排?巴曙松认为,这是为了达到我们的政策目标,综合了几种不同的汇率制度之间的功能和优点而形成的。总体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政府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参考一篮子货币,一方面保持了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另一方面扩大了浮动范围。而且一篮子货币更大的价值在于保持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短期内不受冲击。

  巴曙松强调说,这次调整的重大意义在于,从97年至今一直僵化的汇率制度得到改变,汇率恢复了作为经济杠杆工具的本来特征,汇率是个价格信号,要经常波动。至于何时放宽浮动空间,巴曙松认为这取决于一篮子货币的选择和权重。

  李扬则称,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安排,参考一篮子意味着不需要对外公布,使得汇率制度变被动为主动。

  至于幅度,巴曙松称,汇率杠杆实际上就像一个生锈的机器,长时间没有运转,现在运转起来了。因此必须给经济体一个调节和适应的时间。所以过大的扩大也是不合适的。

  哈继铭认为,接下来汇率连续升值的可能性不大,这次升值是在中美取得一定的共识和谅解之下作出的行动,不可能升值之后美国政府还在继续要求升值。从中国经济本身看,虽然增长速度很高,但已经不像过去那么高。所以经济平稳期是汇率改革的最好时机。

  范剑平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人民币也存在一些贬值因素,也许将来还会贬值。另外,汇率水平的调整并不是汇率改革的最主要部分,建立一个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机制才是最主要的。不过,可以断言,即便是在将来,中国汇率的调整也不会出现一次性大幅度的变化。

  央行货币政策将更有效

  此前,很多专家认为,在僵化的汇率制度下,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很大挑战。巴曙松表示,不可能在维持固定汇率的情况下同时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资本流动。现在通过改革,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得到提高。在波动幅度变大的情况下,投机热钱的减少,使被动的货币投放也随之减少。央行可以主动进行货币信贷的调整,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那下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会不会有所变化?范剑平表示,上半年的货币政策已经为汇率调整做了足够的准备,当前的货币供应水平与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一致的。今年6月份,货币供应和信贷政策都有大幅度的放松。可以说,当前的银根比较宽松,没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大幅扩张。

  哈继铭也认为,央行年初确定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针不会改变。由于升值幅度很小,因此也不需要采用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但小的调整还会有,比如在冲销外汇占款的力度上可能会放松,并保持基础货币的稳健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722/07411823879.shtml

5.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央行回答

央行就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答问2010年06月20日  来源:人民银行网站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一、什么是我国汇改的总方针?答:2005年7月建立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正确选择,是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WTO后适应新的发展和开放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此次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仍是这一方针的继续。二、如何评估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答:2005年以来的汇改是成功的。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以我为主有序推进,总体上对我国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影响,为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是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出口保持了较强的整体竞争力。二是汇率浮动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动力和压力,促进了出口结构优化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企业主动适应汇率浮动的意识增强,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提高,外汇市场得到培育和发展。四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努力。三、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的汇率政策是基于什么考虑?答: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和中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波动幅度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符合我国经济的自身利益,有助于我国经济较快的实现稳定和复苏。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这是我国稳定外需、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需要,也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事实说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四、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答:此次在2005年汇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五、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否于我有利?答: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选择,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需要,符合我国长远和根本的核心利益。一是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浮动汇率可灵活调节内外部比价,有助于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二是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改善宏观调控能力。三是有利于维护战略机遇期。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继续推进汇改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维护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六、如何将汇改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最小化?答:进一步推进汇改,需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力求使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一是要确保汇率波动幅度可控,防止市场力量引起人民币汇率超调的可能性。 当前人民币汇率与均衡水平相比并无太大偏差,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二是要坚持以我为主,使人民币汇率的有序浮动符合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人民币汇率浮动有助于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但不是针对与特定国家的双边贸易失衡问题。三是在人民币汇率管理和调节中要注意采取渐进方式,为企业结构调整留出相应的时间,使企业逐步消化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影响,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和升级,保持我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引导就业更多向服务业转移。四是要加强对短期投机资本的监测和管理,防范热钱大规模流动给国内金融体系造成大的冲击。七、当前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时机选择是否合适?答:当前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有利时机。一是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趋于平稳,这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二是我国正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得这一任务更加重要和紧迫。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实现双向浮动,也是提高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可应对不同情景下的外部冲击。八、为什么要参考一篮子货币而不是单一美元来看待人民币汇率水平?答: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主要经贸伙伴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态势。 资本往来也呈现多样化和多区域特征。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如果盯住单一货币变化,不适应贸易投资货币多元化的需要,也不能反映汇率的实际水平。多种货币组成的货币篮子及其变化更能准确反映真实的汇率水平。因此,需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这有利于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汇价水平。对企业和居民来说,在当前贸易和资本往来多元化的格局下,不宜单纯依据美元来衡量人民币汇率,而应从双边汇率转向多边汇率,更多关注篮子汇率变化,以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的变化来看待人民币汇率水平。九、人民币汇率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答: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会造成较大的冲击,不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目前我国进出口渐趋平衡,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经显著下降, 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提高调控水平,改进外汇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我国将积极有效地实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十、汇率变动对企业以及就业的影响如何?答:在主要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下,出口企业必然要面对本币与其他各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生产销售等各种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包括原材料价格、劳动工资、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以及利率、税率变化,等等,很多因素的变动幅度大于汇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较多的企业已具备积极调整和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能力。从我国2005年汇改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恶化前的实际情况看,出口年均增长达23.4%,包括纺织、轻工在内的汇率敏感行业仍保持增长,并未出现显著亏损和关停。总体来看,汇率浮动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动力和压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为继续平稳推进汇改、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可能的负面影响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后,还将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结构调整。银行部门也将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协助企业管理汇率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推进汇改也有利于增加就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就业。汇率浮动促使出口从简单加工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拉长了生产链条,细化了分工,增加了就业岗位。特别是汇率有利于优化资源在贸易品部门与非贸易品部门间的配置,当前有助于就业向服务业的转移。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仍然偏低,加快服务业发展将吸纳更多就业。总的来看,进一步推进汇改对出口和就业的影响利大于弊。我们将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企业加强结构调整,发挥好汇改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十一、如何发挥汇率政策与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作用,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答: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扩大内需、结构调整等方面,汇率可以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等问题不可能单靠汇率解决,需要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来实现结构调整和优化。要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扩大消费内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和领域,加快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提升经济效率和内生增长动力。要继续加大进口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便利“走出去”投资和居民购汇用汇。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加大对非法外汇资金的查处力度。十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企业和个人用汇有何影响?答:增强国内企业和居民个人用汇及持有外汇资产的便利性、降低兑换成本,是外汇管理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此次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会增加银行办理外汇兑换业务的成本。与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企业和个人办理兑换业务的成本是很低的。 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的日浮动幅度为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五,银行对客户挂牌的美元对人民币现汇买卖价差不得超过美元交易中间价的百分之一,现钞买卖价差不得超过美元交易中间价的百分之四,我们将继续执行这一规定。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央行回答

6. 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改革论文

当前,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革的指导方针和有关步骤和措施。
      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1996年12月1日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从此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运行建立在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的基础上,但汇率形成机制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强制结售汇制度,即对企业除了规定的可保留的现汇收人外,其他外汇收入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二是中央银行对各外汇指定银行的结汇周转头寸实行限额管理,也就是说,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结售汇过程中,对于超过其规定的结售汇周转头寸时,必须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抛出;对于不足其规定的结售汇周转头寸时,该外汇指定银行必须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补足。这样频繁进行的“抛”或“补”,便形成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次日交易货币(美元、港币、日元、欧元)对人民币交易的基础汇率。
      上述汇率机制的形成,虽然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但是从严格意义来说,它并未形成全面的外汇供求关系。这是因为:
      1.强制结售汇制的缺陷。虽然中央银行几次调整了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汇周转外汇头寸,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外汇供求关系,只能是中央银行被动人市进行干预,充当外汇交易最后差额的承担者,失去了外汇调控的主动权。
      2. 汇率变化缺乏弹性。1994年以来,除1997年外,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出现双顺差的局面。外汇市场上人民币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不可避免,为此,人民币汇率水平不是纯粹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从1995年到200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近几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只是在1美元兑8.27―8.30元人民币之间波动,波动幅度和弹性区间极小,汇率基本上是钉住美元。
      3.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由于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资金不能自由流动以及金融工具、外汇交易品种和方式的匮乏,都造成我国外汇市场仍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因此,中央银行的干预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对外汇的供求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
      二、改革的指导方针
      1.要处理把握好市场供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央银行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市场的调控的重要性,这关系到我国经济稳定安全地运行。因为,汇率机制的改革首先要确保经济运行的稳定。
      2.要考虑开放经济的总体要求。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中,要充分考虑我国经济进一步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后可能出现的变化,根据开放经济的总体特征及我国经济的自身特色,把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与经济结构的变动联系起来,增大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影响范围和作用力度。
      3.保持和实现汇率的稳定和均衡。如何确定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保持一种“最佳”或“适当”的汇率水平,这涉及所谓均衡汇率问题,也就是说,使汇率的变动,与一个经济内部和外部关系获得一种协调、合理的关系,能促进和达到内外平衡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作为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杠杆作用。
      4.要充分认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近年来,我国经济地位和贸易总额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不贬值的坚定政策立场已经奠定了人民币作为亚洲区域主导货币之一的地位。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地区的影响力有所上升,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美元、日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人民币仍然属于“边缘”货币,汇率水平的确定及钉住目标的调整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动荡不定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及新的均衡水平的确定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际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三种主要货币汇率波动的趋势,因此,未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应以国内政策的目标为主,要兼顾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前景,适当考虑人民币作为区域主导货币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5.要充分考虑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汇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基于贸易平衡的传统思路,贸易差额在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中居主导地位,汇率与外贸换汇成本的偏离程度一度成为衡量汇率水平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外资流入的不断增加,资本流动规模和结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日渐显著。从发展来看,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资本流动的规模和结构已出现一定的调整。首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利用外资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导致我国资本流入规模出现新的突破。在全球跨国投资总额中,服务业中的投资超过一半。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开放了部分服务领域,尤其是对于金融、保险、证券、商业、中介服务等领域的开放,等于增加了一倍的潜在投资者。其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将更为丰富,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等形式以外,将更多地采用发行境外债券和股票等筹资形式。估计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对比重将有所下降,其他投资相对比重上升,尤其是证券投资资金量将会增加。再次,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具体方式及结构可能出现调整,导致整体流动性的提高。
      2001年以来,我国外资流人数额出现持续大幅度的上升,表明市场对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乐观预期开始发挥作用。此外,我国对外投资也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新的资本双向跨境流动的形势,要求我们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中,适当增加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权重,汇率政策目标由贸易平衡扩大到国际收支总量及结构的平衡。
      6.要适应国际化的原则。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汇率机制改革将在金融市场全方位开放的框架下进行,因此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所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自由贸易原则、非歧视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在这种原则下,我国经济要全方位与国际接轨,适应和迎接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为了实现经济金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撤除资本国内外自由流动的障碍,这就要求做到国内外资金价格市场化,首先是利率的市场化,进而是汇率的市场化。也就是说,在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下,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这是人民币与外币的价值比较和自由兑换形成的市场均衡汇率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把国内外市场价格信号更直接、更迅速、更准确地反映出来,才能使中国经济与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原则的国际经济融合,才能使国内价格体系逐步与国际市场价格体系真正接轨,才能使竞争机制在各个层面上反映出来。
      三、改革的步骤与措施。
      在本着人民币汇率既要均衡、又要相对稳定,有利于稳定通货和保持中长期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增大汇率形成的市场化和灵活性,使汇率保持在相对均衡和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从而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改革的核心是:(1)逐渐增加汇率弹性;(2)逐步使用汇率波动区间,放宽波动范围;(3)在放宽汇率浮动区间的基础上,改钉住美元为钉住一篮子货币。
      总体而言,改革的进程应采取渐进的做法。可采取的步骤和措施是:
      1.要认真总结以往汇率运行的正反经验。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1996年12月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1998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2001年11月我国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前,在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机制应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服务,更好地迎接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为此,应该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特点、问题,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背景以及对外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交往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只有在深入总结过去的基础上,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进行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
      2.积极推动基础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研究。在确定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指导原则下,应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总的来说,有关各个时期人民币汇率的研究,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视下,各有关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实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与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是有相当成绩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各个阶段的人民币忙率改革以及政策制定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现应继续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比如,国际价值论、购买力平价论、出口换汇成本、理论比价模型、均衡汇率模型、汇率预警模型以及其他有关模型和相关方案,比如,钉住单一货币或者一篮子货币、爬行浮动、管理浮动、单独浮动、中心汇率等都值得研究和探讨。在研究探讨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更适应我国人民币汇率运行机制的有关方案,供决策参考。
      3.改革的环境与时机选择。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经济学界加大了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特别是2003年以来,日本有关方面挑起人民币币值低估的观点,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但是这些讨论,往往囿于汇率升值或贬值的争论,沦为简单的政策解释和说明。在我国已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更深地融人世界经济体系的情况下,汇率的影响将突破传统的涉外经济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更强的影响力。因此,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考虑国内外这样一个大环境,必须慎之又慎,一定要选择一个有利时机,也就是说,在改革时机的选择方面,我们既要根据国内的需要,又要考虑国际环境的变化。它不能过急,也不能不变,汇率机制的改革一定有利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4.回归到真正的有管理浮动。在1994年进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中,人民币汇率制度被重新定义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在前几年的实际操作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控制在很小的区间,保持基本不变。实际上属于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最终选择,取决于政策部门对于“独立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性”这一著名的“不可能三角”中不同解的偏好及目标权衡。笔者认为,对于日趋呈现内需导向特征的大国经济而言,独立货币政策毫无疑问是我们的首要选择,资本流动的自由程度在未来5年内将有显著上升,那么,其结果必然是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的上升。上述变化最终落实到汇率制度调整上,但人民币汇率走向自由浮动必须谨慎从事。可选择的是一个具有充分弹性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可在当前汇率水平的基础上,波动幅度扩大到上下1%。
      建立内部汇率目标区,目标区上下可定为10―15%。改钉篮子货币应相机而行,从篮子的加权成分看,由于我国与美国以及香港地区的贸易额较大,而港币又与美元挂钩,美元在篮子中仍然占主要比重,欧元与日元以及其他有关货币进入篮子后,将使人民币汇率水平更趋合理。与此同时,应加强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完善市场做市商制度,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奠定基础。
      5.建立人民币汇率的监测机制。在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日益提高的同时,建立人民币汇率的监测机制,目的是监测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合乎实际,符合国家中长期政策目标,以便为国家制定和调整汇率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人民币汇率的监测体系包括宏观监测体系和微观监测体系两个层次。宏观监测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财政收支状况、进出口增长率、资本流动等数据。通过建立宏观监测体系,了解一个时期汇率水平对宏观经济各项指标的影响,预测下一日期外汇供需情况和市场汇率的走向,用以研究调整汇率政策。微观经济指标包括出口换汇成本、进出口盈亏状况、实际税负、对外负债和还本付息情况、盈利汇出状况等。观察微观状况的变化,监测汇率水平的合理性,了解企业对汇率的预期并对外汇供需的可能变化进行预测。
      通过汇率监测体系取得宏观监测指标及微观监测指标后,可用于编制季度及年度的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指数(NEER)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观察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变化可以准确地了解人民币汇率对我国涉外企业的影响,反映我国贸易部门实际竞争力的变化,对我国出口产业及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加强完善外汇监管体系的建设。在逐步有序放开资本项目管制的同时,特别要增强对短期流动资金的监管,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国际流动资金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放松管制,加强监管,以监管取代管制,这是今后时期我国外汇管理当局工作的核心。即使在实现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状况下,也不能忽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中央银行的干预调控作用。同时应时刻关注我国周边金融市场的动向,动态测算人民币对周边地区货币相对水平的变化,保持我国出口及利用外资的竞争力。

7. 汇率改革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是否意味着从现在开始人民币汇率进入增值通道?政府加息这种退市做法又会有什么变化?人民币汇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取决于结构调整能否带来中国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改观和老百姓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两大因素。至于人民币汇改对股市有何影响,笔者认为,海内外股市都会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带来了想象空间:在中国,和消费题材与金融行业相关的股票会被追捧,如果我们的实体经济还没有显现出受汇率影响的变化的话,那么,股市市值整体上移的可能性完全存在。老百姓的财富效应将从房地产市场走向股票市场;在欧美,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格局将会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预期欧美经济会有“中国效应”的拉动而出现很大的转机预期,欧美股市也会不断上扬。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向中国和亚洲的流动,会缓解美元泡沫和欧元贬值的压力。短期内,甚至会推动美国金融业对企业和个人信贷活动的恢复,我自己十分期待这种效果如果能够促进美国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活动的恢复,那么,这个积极意义可能就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对中国企业出口能力的恢复也产生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甚至能够冲销汇率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人民币汇改对老百姓消费产生怎样的影响?“进口品”消费增加,旅游活动、海外购物短时间会变得活跃,但是指望中国消费能力因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而发生质变,可能是过于乐观了,或者说不了解今天影响中国内需的结构性摩擦因素,它是不可能靠人民币汇率升值来加以解决的。人民币汇改,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境遇。出口企业可能会受到汇率和欧美经济萧条的双重打压而受阻,面向国内企业的利润会变得扑朔迷离,一部分企业被欧美企业的出口所挤压,一部分企业从人民币升值中所带来的进一步商务机会扩大的利好环境,效益不断提高,比如,金融业和垄断与市场不开放行业。而且,这类企业的业绩好坏还取决于政府量化宽松政策执行的力度。我个人认为后者不改变,将来一定弊多利少。人民币汇改对宏观调控的挑战也变得越来越大。如果结构调整很慢,而且很不到位,那么,资产泡沫的压力将会十分明显,中国产业空洞化的现象就会日趋严重,中国政府退市的负作用就会十分巨大。所以,为了冲销这种负面影响,更需要中国政府随机应变的能力,实施上这是很难做到的,弄不好,解决了的问题,更进一步恶化了将来结构性的扭曲问题。人民币汇改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主要取决于结构调整能否带来中国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改观和老百姓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两大因素上,如果在这方面没有产生积极的意义,那么,欧美夸大中国汇改积极意义的效果就会昙花一现,而会把矛头错误地指向中国市场的开放问题和制度不透明问题上,始终不想承认中国消费能力的问题和结构性摩擦的问题。到那时,今天高调肯定的态度会转变成更多不切合实际的指责声。短时期中国产品的替代效应会对欧美国家有利,如果它能和欧美国家金融体系的借贷能力的恢复和股市价格功能的恢复联系起来,那么,欧美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复苏推动就会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如果没有这样的结果而全部指望中国经济的拉动因素,那是过于乐观了,也是不可持续的。事实上,今天中国经济对欧美的贡献来自于政府量化宽松的宏观政策组合,而不是来自于民间企业和消费活力的自发推动,所以,实际上人民币升值丝毫不能改变这种结构,而只是暂时的“货币错觉”所带来的短期消费增长效果。既然人民币汇率的积极意义对海内外都是有限的,那么,今后世界经济摆脱危机造成的影响和防范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人民币升值在这种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是锦上添花,但如果结构调整没有多大变化,那么,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步伐加快有可能出现“火上加油”的负面效果。老百姓理财上要注意控制资产泡沫这类金融风险和产业空洞化的经济风险,即短期内股市投资的盈利面可能加大,中长期要注意中国企业的业绩表现和资产泡沫风险的积累程度,从而控制好自己的仓位和“离场”的时机。但不抓住人民币短期的“题材效应”,有可能因为财富实力的不足而减弱将来自己对冲未来风险的能力。另外利用手里的货币强势特点,可以去关注一下海外投资的动向和机会,但不要盲目行动。

汇率改革的影响

8.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举措

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开放形势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必要性彰明较著:有利于应对金融开放对现行汇率制度的冲击、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利于消除汇率制度内在不稳定性。因此,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对汇率决定的各种学说进行综合,可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从短期来看,货币性的资产市场机制和预期是汇率决定的重要基础;从中期来看,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是汇率决定的基础;从长期来看,汇率是由货币方面和实体经济方面的因素共同来决定。在现阶段我国人民币利率非市场化、资本项目外汇实行较为严格管制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主要是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由于经常项目的外汇收入与支出构成了我国外汇收支的主体,从而表明我国的外汇收支与交易仍主要是与贸易等真实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因此在现阶段人民币汇率以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为决定基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合理的。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放开和人民币逐步走向市场化,外汇市场的供求也会更多地体现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以外的外汇供求,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将会由经常项目外汇收支逐步过渡到经常项目为主兼顾其他因素特别是资本流动。其次,矫正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是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扭曲的重要原因,使人民币汇率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汇率。因此,应将目前国内企业的强制结售汇制逐渐过渡到意愿结汇制,使整个外汇供求有效地出清价格,同时使价格也能灵活地引导和调节供求。实行经常项目可兑换后,基本实现经常项目的意愿售汇,资本项目的意愿售汇还需要根据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逐步改进。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一是增加市场交易主体,推广大额代理交易。增加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直接参与外汇的买卖,并逐步推广银行代理企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的大额代理交易。这样有助于避免大机构集中性的交易对市场价格水平的操纵,防止汇率的大起大落;同时也有利于有效降低大企业的交易成本,便于监管机构对交易的监控。二是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外汇市场上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的状况对外汇交易量有重要的影响。毫无疑问, 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增加市场交易的币种,可增加外币与外币之间的交易即主要西方国家货币之间的交易,如美元兑日元、马克等货币的交易,以满足外汇指定银行以及客户的不同需要;加快推行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而且开展远期外汇交易对于增强外汇市场供求的灵活性、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都有重要的意义。三是健全外汇交易方式。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主要是以电脑自动撮合方式成交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和国际上通行的商业银行做市商交易制度有较大的区别。这种交易方式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效率比较高,但是如果过渡到意愿结售汇制度后,进入原有的结售汇交易系统的交易可能萎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快发展商业银行做市商制度, 并使汇率真正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预期。第四,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包括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减少中央银行在市场上的干预频率,运用其他经济方式和手段调整汇率水平。适当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使市场交易主体能够比较自由地根据汇率信号做出反应,使汇率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调节机制。除每天波动幅度外,还应规定每年波动的幅度。这将向市场传递中央银行减少干预的重要信号,为中央银行减少市场干预频度创造条件。在市场供求基础上,人民币汇率调控目标可从盯住美元转为盯住一篮子货币。篮子中包括美元、日元和欧元三种货币,可根据贸易情况选择适当权数。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方式,有助于淡化市场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关注程度,稳定我国对美元区、欧元区和日元区的贸易条件。当市场供求关系与篮子货币计算出的目标汇率有差异,甚至方向不一致时,必须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进行调整。第五,改进人民币汇率调节机制。为了使人民币汇率保持合理水平和稳定,改进人民币汇率调节机制的方法是,对汇率的短期和中期波动的调节,主要通过外汇市场来进行,即依靠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实现调节的目标;而对于汇率的长期水平及其走向,则主要依靠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基准汇率(或直接改变,或通过在外汇市场上的操作来间接改变)来实现调节的目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调控手段将进一步规范。中央银行主要利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也应辅之于行政手段对外汇市场进行管理,以维护外汇市场秩序。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要进一步发挥;中央银行的干预方式除了直接干预方式以外;诸如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汇率、信号宣示效应等间接干预方式将逐渐采用。为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和合理水平,中央银行应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同时应建立人民币汇率监测系统,形成市场基准汇率制度,以提高干预的有效性;还应加快推进外汇市场同货币市场和国债市场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对外汇市场的风险进行控制,避免或降低风险,这也是中央银行调控外汇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远期外汇交易,是控制人民币汇率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大力发展银行间的远期外汇市场。坚定不移地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在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重要影响日益显著,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根本所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必然选择:汇率稳定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保障金融体系平稳运行、有利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汇率机制的核心是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增加汇率弹性,而不是简单调整汇率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完善汇率机制是我国自主的选择,必然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国内外主张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谓人民币汇率的低估。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如果低估,低估的程度有多少?这是一个有激烈争议的话题,通常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例如美国的一些企业组织,包括美国制造商协会等,认为人民币低估的程度高达40%左右。国内学术界也有人认为人民币是被低估的。但是由于人民币汇率近十年基本未动,而我国的资本项目并没有完全放开,因此所有的基于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型,其结果都是难以令人置信的。我国生产力水平已经有较大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已逐步从价格竞争转向产品质量竞争,出口竞争力明显增强。从整体上来看,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国内投资机会的饱和,由于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将在长时期内对外资保持很大的吸引力,我国资本项目将会保持一定的净流入。这些因素决定了未来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升值趋势。但是,未来的升值趋势并非等于当前人民币汇率就存在着低估,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另外,即便是人民币汇率需要升值,也必须经过周密的测算,究竟升值幅度是多少、选择何时升值。这项改革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考虑银行系统和其他有关方面改革的进程,还要考虑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因素,逐步稳妥地推进,来不得半点差错。在所有非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安排中,汇率有一段时期内偏离均衡水平是正常的。因此产生了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否只要货币不均衡就需要调整? 到2004年12月末,该市场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贴水在4800点左右, 但我们也可以找到相反的例子,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升水最高时达到了11000多点,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币被允许自由浮动,当时人民币会贬值到9.4092。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该升水逐渐消失。需要指出的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已经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从固定汇率退出,扩大汇率灵活性是开放中新兴经济体汇率制度演变的普遍现象。研究表明,在货币受到投机压力时被迫退出固定汇率体制往往会对经济造成较大的损失,而在宏观经济稳定、短期资本受到较严格管制的情况下退出则容易获得成功。在当前美元贬值的国际金融环境下,特别是在国际“热钱”都在伺机投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下,只要人民币汇率有任何风吹草动、人民币管理浮动的区间稍有扩大,人民币币值必然冲上区间上限,并产生更强烈的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热钱”会更多地流人。显然,实行人民币弹性汇率机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市场体系完善,金融体系安全;二是要有科学的方案,以保证我国积极健康持续发展;三是要考虑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我国对周边国家负责,对世界负责。因此,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持谨慎的态度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