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关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历史资料

2024-05-19 23:15

1. 询问关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历史资料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时间:1929年 —— 193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极不平衡的繁荣。美国靠对德国贷款和国内信贷消费繁荣,法国靠巨额赔款和贸易保护取得经济增长,英国经济则在国际竞争中衰落,经济停滞,脆弱而缺乏竞争力的日本在接二连三的危机中震荡,相反,德国虽然要对外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国内社会动荡,却依靠巨额外债更新了工业设备,重新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这种极不平衡的繁荣终于以一场大萧条告终。
  从技术上看,一战以后的繁荣似乎有着很坚实的基础。汽车、化学、电气是这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力量。美国的汽车产量从1919年的150多万辆增加三倍,达到平均每六人一辆汽车的水平,其产值占到全国总产值的8%。发电量增长一倍以上,各种电机及电器日益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已成为日常用品。家电产值从1921年的1060万美元,增到1929年的4.16亿美元。化学工业变得非常庞大。炼油业发展迅速,石油产量从1919年的0.86亿桶增加到1929年的4.39亿桶。汽车轮胎的需要推动了橡胶工业的发展。人造丝、化肥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崛起。但是,造船业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船舶市场主要为英国和德国所占领。制鞋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失去国际竞争优势,产量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减少。农业也长期萧条。一方面欧洲各国保护本国农业,建立保护关税,另一方面靠廉价劳动力的阿根廷、加拿大的粮食大量投入国际市场,使美国农产品出口不断下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1929年美国出口小麦价值仅为1919年的1/3,肉类仅为1/9(1919年小麦出口值为10亿美元,肉类出口值为7亿美元)。然而,农业萧条却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农场的现代化,依靠手工劳动的中小农场大量被兼并,农场主人数减少了50万,农场规模迅速扩大。1930年,全国600万个农场中300万小农场仅生产了11%的农作物。此外,煤炭工业受到石油工业的替代,铁路运输受到汽车运输的替代,都走上了下坡路。铁路运输业的就业人数从1920年的200万减少到170万。
  但是,美国的繁荣不仅建立在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上,也建立竞争对手的牺牲和信贷增长上。从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1926年,70%的汽车是通过赊销实现的。更重要的是,美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国际竞争力强劲,工业品出口越来越多,进出口相抵年年顺差,数值由三、四亿美元至十亿美元不等,积累起强大的资本赢余。与此相应,则是英国经济的停滞和日本经济危机频仍,德国巨额外债。从1924年到1929年间,英国工业生产仅增长12%,与美国相差甚远。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均深陷困境。虽然汽车、电气和化学工业发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美国。英国贸易额仍一直占世界第一位,在1921年到1929年期间每年的贸易额都在90亿美元以上,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则从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9年的10.8%,工业品出口占世界份额从26%下降到22%,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达4亿英镑。贸易逆差越来越高,也使英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越来越强。1915年,英国已经以筹措战争经费为由,对进口汽车、钟表、乐器和电影等征收33.3%的从价税。这种关税直到1924年(战争结束后第7年)才被工党政府终止,但1925年保守党政府又重新开征,而且范围有所扩大。英国工业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恢复金本位制时英镑的定价过高。虽然如此,由于有国际投资利润回流,英国的国际收支还勉强保持平衡。
  法国的情况特别好。法国得到了德国81。51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又收复了煤钢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对萨尔产煤区15年的代管权,并夺取了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统治权,加上实行比较严格的贸易保护,使法国工业和农业在20年代迅速发展。与美、英两国相比,法国重工业的进展尤其令人瞩目。生铁产量从1919年的133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1036万吨,钢产量从1919年的129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972万吨。汽车、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发展更快,汽车产量从1920年的4万辆增长到1929年的25万辆。更有意义的是,由于法国一方面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却用低定价的法朗打开国外市场,法国出口猛增,至1923年时,已超过进口5倍之多,进出口总额则从1918年的270亿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亿法郎。巨额贸易顺差加上投资利润回流,黄金大量流入法国。1928年以后,法国拥有的黄金仅次于美国。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时的8%。
  意大利也不错。1925年的工业生产是1922年的157%。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都进展迅速。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法国,甚至落后于日本。1929年时,意大利的汽车年产量才达到5.4万辆。
  德国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直到1924年,由于付出巨额赔款,失去大量工业和运输设施,德国物价失去控制,财政经济一片混乱。1924年,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均势需要,美国出于利用德国工业能力获利需要,两国又都不希望德国步俄国后尘发生革命,故出台了一个“道威斯计划”,给予德国8亿金马克的贷款。在此计划的鼓励下,国际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德国,从1924年到1929年,外国投资总数高达320亿金马克,美国资本为主,英国资本其次。这一时期,由于得到的资本多,而付出的赔款少,德国工业设备得以普遍更新,生产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不仅如此,得到外国资本的多为实力雄厚的德国各大垄断工业集团,这进一步增强了德国工业的垄断程度。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的实力较前更为强大。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德国债台高筑,且需支付大量赔款。虽然工业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恢复,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艰难。只要德国出于稳定政局需要,推迟偿还债务,推迟支付赔款,或者在德国的投资利润不能实现,则国际经济循环将立刻中断。
  日本的情形与德国颇为相似。虽然日本是战胜国,但是日本工业能力很弱,完全经不住美欧各国工业的打击。一战刚结束时,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恢复,日本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一度繁荣。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业总产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业88.2%,采矿业55.9%,机器制造业55.9%,生铁16.7%。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降达55%-82%。出口下降40.3%,国际收支逆差达3.5亿日元,外汇储备从13亿日元减少到6亿日元。事实上,由于日本缺乏国际竞争力,从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贸易逆差达33亿日元。农业也未能幸免。3500个缫丝厂停工,200万蚕农陷入绝境。同时,国际廉价粮食大量输入日本,加上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价格一跌再跌。此后,米麦产量长期停滞。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东京和横滨的建筑绝大部分被毁,财产损失达100亿日元之巨,使已经处于深度萧条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震后,从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国举借巨额外债,数量高达9.1亿美元。靠借钱和战争中捞取的储备,日本政府向国内各大财团发放高达13亿日元的救济贷款,这样,日本经济才逐渐摆脱萧条,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但1927年日本又爆发金融危机。一些银行由于拥有大量未经整理的震灾票据而周转不灵,形成挤兑风潮。经济危机和萧条继之而来。政府共拨款12亿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银行。还未等日本喘过气来,从美国爆发的更大危机又来到了。这一过程产生了两个意义深远的后果,其一是欠下巨额国际债务,成为引发大萧条的国际债务链的重要环节。其二是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日本工业高度垄断化。垄断财团控制的日本经济一方面强加技术更新,另一方面则是实行贸易保护。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债务、实行军国主义的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从这个角度看,关东大地震对于日本的意义正如一战失败对于德国的意义,而德国和日本的巨额债务则又是美国繁荣所系。
  极不平衡的繁荣孕育着极不平常的危机。在短短三年投资热潮后,从1927年起,德国工业危机已经开始形成。由于沉重的债务和赔款偿付,德国国内市场狭小,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必须在高速出口增长中实现。然而,美、英、法等国既要德国的赔款,又拒绝进口德国的工业品,使德国的巨额投资利润无法实现。1929年3月,英国裴熹爵士在全国贸易会议发发出警告说:“我们正遭到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威胁。由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采取贸易限制政策,以致债务国无法还债,我们正面临着这种危机。我们现已无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溃。那些贷款国家的钱收不回来。”
  这场危机果然爆发了。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暴跌。从那时起至1932年,纽约股票价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证券贬值总计840亿美元。纽约股市跌暴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美国大量抽回对德国的投资,德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英国在德国也有大量投资,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英国经济陷入危机。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的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到1930年,法国终于陷入危机。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拉开了序幕。
  美国是债务繁荣的受益者,也是债务链断裂的最大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降为1415亿美元(按1958年价格计算),降幅高达30%。工商企业倒闭86500多家,工业生产下降55.6%,进出口贸易锐减77.6%,企业利润从100亿美元下降至10亿美元。危机最严重时,美国主要工业企业基本停止运行。汽车工业开工率仅为5%,钢铁工业15%。农业也惨遭劫难,谷物价格下降三分之二,农业货币总收入由1929年的113亿美元减少为47.4亿美元。银行系统首当其冲,破产数高达10500家,占全部银行的49%。黄金外流,存款被挤兑,到1933年3月时整个银行系统陷入瘫痪。失业率(不含半失业者)高达25%。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长时间的所谓“特种萧条”时期。尽管有“新政”等缓和危机的措施,美国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战爆发以后的1941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才超过危机前的1929年。
  德国是危机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危机的主要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2年,德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业生产下降了40%,对外贸易额下降60%,物价下跌30%。其中,主要工业产量下降幅度更大,铁产量减少70%,造船业产值下跌80%。工业危机反过来又导致了金融危机。1931年7月,德国达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挤兑风潮,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减少到13.6亿马克,柏林九大银行减为四个。失业率急剧上升,1932年高达43.8%,加上半失业者22.6%,则1932年德国全失业和半失业人数高达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二。奇高的失业率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应该承认,希特勒政权对外取消债务,对内实施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确使德国的工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经济迅速发展,失业率迅速下降,1938年时失业率低至1.3%。从1932年到1938年,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而铝、镁和车床的产量竟高于美国。从1933年到1939年,德国重工业和军火工业增长2.1倍,消费资料生产也增长了43%。与德国相比,美国罗斯福的新政则只是暂时缓解了萧条。直到一九四一年美国参战后,美国国民经济也转入战时计划经济轨道,美国才彻底摆脱了大萧条。虽然德、美两国的政权性质和所信奉的意识形态大不相同,但就摆脱市场激烈竞争产生的萧条而言,却有着内在的共同性:停止经济战争,统一调配资源,社会各阶层所得比例相对稳定。
  危机对日本的打击也十分沉重。从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大批银行和工商企业破产倒闭,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工业总产值下降32.9%,其中煤下降36.7%,生铁30.5%,钢47.2%,船舶88.2%,棉纺织品下降30.7%。农业总产值也下降了40%,生丝价格猛跌,占农户总数40%的养蚕农户遭到致命打击。日本的对策也是自上而下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从1931年开始,政府通过以“重要产业统制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制法令,把工、农、金、贸各领域控制起来;又在各个部门中强行组织卡特尔和托拉斯,把中小企业置于财阀的控制之下。然后对各垄断企业发出大批军事订货,从1931年到1936年,军事订货共达50亿日元之巨。在此期间,政府还投资10多亿元兴建、扩建和改组国营军事工业。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财阀。到1937年,八大老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仓、浅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财阀(日产、日氮、日曹、森、理研)拥有的资本达41.7亿日元,占全国公司总资本的27.2%。在接受军事订货的110家企业中,拥有实力的工厂几乎全是属于三井、三菱、住友、大仓、久原等少数财阀的。在经济垄断化的前提下,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保持垄断性高价,对外则实施低价倾销,以获得必要的外汇,购买战略资源和工业设备。从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额由11.5亿日元增至21.8亿日元。其中棉纺织品的输出,在1933年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震动了欧美各国。
  英国的危机相对缓和一些。原因有二,一是此前英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缓慢发展状态,剩余资本主要投放到国外;二是英国在危机后加强了贸易保护,使英国工业的相对市场份额有所扩大。从1929年的最高点到1932年的最低点,英国工业生产仅下降了32%,远低于美国。但主要工业部门也受严重冲击,钢产量下降46%,生铁产量下降53%,纺织品生产下降三分之二,煤产量下降五分之一。在1932年英国对农业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以前,英国农业受危机影响严重。对外贸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从1929年到1931年第3季度降低了30%,对外贸易的逆差从1930年的3.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却从4.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英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危机促使英国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也促使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大幅度贬值。前者保护了英国的国内市场,后者增强了英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两者的合力使英国成为大萧条的相对受益者。
  法国经济相对独立。它既没有对德国的大量债权,也没有与此相应的工业设备输出。二十年代的法国繁荣主要依靠德国赔款提供资本扩大生产,依靠低价法郎扩大出口。因此,当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法国还处在繁荣的顶峰。1930年中,在本国投资过热和国外市场萎缩的双重冲击下,法国“贝壳银行”破产,经济危机才波及法国。即使如此,法国的危机深度也低于美国。以1929年危机前的最高点与1932年危机时的最低点相比,工业生产下降了36.2%。其中,冶金工业下降47.4%,机器制造业下降42.6%,建筑工业下降55.6%。轻工业的危机似乎更严重。1932年法国轻工业比1928年下降64%。但是,由于法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不力,法国的危机持续时间最长。在英镑、美元相继贬值,贸易壁垒高筑,日本、德国工业军事化,并对外实施倾销的前提下,法国却继续维持金本位制,法国工业继续相对分散,法国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1937年法国出口几乎比1929年减少了四分之三,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的比重由1929年的6.4%下降到1937年的5.1%。与此同时,法国对外投资的收入却由于外国债务人的破产而减少,降幅达50%以上。由此,法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日益扩大,1932年时即达50亿法郎。在财政上,法国不但没有采取扩张政策,反而强调财政平衡,坚持通货紧缩。直到1936年9月29日,法国才被迫将法郎贬值29%。此后到1937年4月,法国出口增加了12%,工业生产增加了13%。但是,这一措施来得太晚,1937年—1938年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相当程度上抵消了法郎的贬值。
  总的来看,危机进一步加强贸易保护,调整了各国经济的相对地位。英、德、日等国应对危机的措施及时正确,其国际市场份额提高;美、法两国的应对措施则显得迟缓、乏力,国际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美国的损失特别值得注意。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929年的48.5%下降到1938年的32.2%,低于1913年时的36%。美国所拥有的巨额战债化为乌有,外国投资大量抽回,1938年,美国国外投资存量减少为115亿美元,比1929年减少三分之一。美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也急剧下降。1929年至1938年,美国的进口份额由12.2%降至8.1%,出口由15.6%降至13.4%。英国则依靠其广大的殖民地夺回了世界贸易总额的首席位置。英联邦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等)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德国也在其统治区及殖民地(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实施贸易封锁。在亚洲市场上,美国的贸易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日本和德国。美国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战才重新夺回失去的国际市场份额,并再度称雄世界的。

询问关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历史资料

2. 询问关于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前关于政府及媒体盲目乐观的历史资料

为应对1929年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政府采用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思想(“凯恩斯主义”),政府放弃“自由放任”而对经济全面干预,有效地减缓了经济危机的程度,之后,虽然仍然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但再没有以前的剧烈程度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纷纷效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还有段视频 http://video.sina.com.cn/finance/j/20090320/193815192.shtml
貌似是跟这个有关 


1930年代大萧条后的美国历次经济危机,美国政府既有采用凯恩斯政策的时候,也有采用微观经济手段的时候,或者二者并用走出危机。比如,60年代,肯尼迪采用财政赤字政策来刺激经济,而尼克松在79年代控制工资和物价来抑制通货膨胀。随后的卡特总统通过减税和增加开支,再次印证了凯恩斯理论。90年代的海湾战争引起的通货膨胀引发信用危机,联邦政府增加失业补贴,但最后还是美联储格林斯潘连续降低联邦利率,把国家带出了危机。 2001 的那次衰退基本由互连网技术泡沫破灭引起。美联储故技重施,多少抑制了经济萧条,也维持了低通胀,业界都欢呼美国终于找到对付经济危机有不引发通货膨胀的办法。但今天看来,利率的削减对这次的资产泡沫贡献很大。


当把历史串起来观察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政府经济阁僚们的思路,就是不断在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在技术上不断综合。比如凯恩斯理论不能单独解决危机时,就采用控制工资和物价。当微观经济手段不起作用,又会借用公共财政开支手段。从此届新上任总统奥巴马的经济方案看,则是吸取以前经验,既有扩大公共财政开支,又有对准教育科研的系统性措施,也向失业人员提供帮助,更有减税措施。这个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前美国政府对付经济危机的一个大综合,也看出奥巴马经济班子尝试既着眼于眼前危机,也考虑未来系统性问题,而不是国内某些人士所说,美国的竞选政治中,每届政府只是着眼于本届任期或者竞选,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政客也许会更加在意短期目标,但美国政治经济系统里大量的技术精英们一直没有停顿地在调整改革。

3.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历史原因

1929至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暴发的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其原因应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到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和萧条。盲目扩大的生产同容量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发生尖锐的矛盾,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以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狂跌开始,很快波及全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于是1929年~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1929~1933年集中爆发在美国和欧洲的“大萧条”的确灾难深重.“大萧条”是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一个特定的称呼。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求,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那样一种持续时间长、萎缩幅度更大、地理波及面更广、出现频率更高的经济状况。 
“大萧条”不仅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以至于到了1939年美国的生产才全部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也给美国的人口、家庭、教育、道德、信念、生活水平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结婚率和出生率大幅度降低,这期间出生的孩子成为著名的“萧条的一代”。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历史原因

4. 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资料?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时间:1929年 —— 193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极不平衡的繁荣。美国靠对德国贷款和国内信贷消费繁荣,法国靠巨额赔款和贸易保护取得经济增长,英国经济则在国际竞争中衰落,经济停滞,脆弱而缺乏竞争力的日本在接二连三的危机中震荡,相反,德国虽然要对外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国内社会动荡,却依靠巨额外债更新了工业设备,重新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这种极不平衡的繁荣终于以一场大萧条告终。 
  从技术上看,一战以后的繁荣似乎有着很坚实的基础。汽车、化学、电气是这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力量。美国的汽车产量从1919年的150多万辆增加三倍,达到平均每六人一辆汽车的水平,其产值占到全国总产值的8%。发电量增长一倍以上,各种电机及电器日益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已成为日常用品。家电产值从1921年的1060万美元,增到1929年的4.16亿美元。化学工业变得非常庞大。炼油业发展迅速,石油产量从1919年的0.86亿桶增加到1929年的4.39亿桶。汽车轮胎的需要推动了橡胶工业的发展。人造丝、化肥等新兴产业也迅速崛起。但是,造船业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船舶市场主要为英国和德国所占领。制鞋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失去国际竞争优势,产量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减少。农业也长期萧条。一方面欧洲各国保护本国农业,建立保护关税,另一方面靠廉价劳动力的阿根廷、加拿大的粮食大量投入国际市场,使美国农产品出口不断下降,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1929年美国出口小麦价值仅为1919年的1/3,肉类仅为1/9(1919年小麦出口值为10亿美元,肉类出口值为7亿美元)。然而,农业萧条却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农场的现代化,依靠手工劳动的中小农场大量被兼并,农场主人数减少了50万,农场规模迅速扩大。1930年,全国600万个农场中300万小农场仅生产了11%的农作物。此外,煤炭工业受到石油工业的替代,铁路运输受到汽车运输的替代,都走上了下坡路。铁路运输业的就业人数从1920年的200万减少到170万。 
  但是,美国的繁荣不仅建立在新兴工业的蓬勃发展上,也建立竞争对手的牺牲和信贷增长上。从1924年到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为35亿美元。1926年,70%的汽车是通过赊销实现的。更重要的是,美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国际竞争力强劲,工业品出口越来越多,进出口相抵年年顺差,数值由三、四亿美元至十亿美元不等,积累起强大的资本赢余。与此相应,则是英国经济的停滞和日本经济危机频仍,德国巨额外债。从1924年到1929年间,英国工业生产仅增长12%,与美国相差甚远。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均深陷困境。虽然汽车、电气和化学工业发展也很迅速,但是仍不及美国。英国贸易额仍一直占世界第一位,在1921年到1929年期间每年的贸易额都在90亿美元以上,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则从1913年的13.9%下降到1929年的10.8%,工业品出口占世界份额从26%下降到22%,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最高年份逆差竟达4亿英镑。贸易逆差越来越高,也使英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越来越强。1915年,英国已经以筹措战争经费为由,对进口汽车、钟表、乐器和电影等征收33.3%的从价税。这种关税直到1924年(战争结束后第7年)才被工党政府终止,但1925年保守党政府又重新开征,而且范围有所扩大。英国工业缺乏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在恢复金本位制时英镑的定价过高。虽然如此,由于有国际投资利润回流,英国的国际收支还勉强保持平衡。 
  法国的情况特别好。法国得到了德国81。51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又收复了煤钢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对萨尔产煤区15年的代管权,并夺取了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统治权,加上实行比较严格的贸易保护,使法国工业和农业在20年代迅速发展。与美、英两国相比,法国重工业的进展尤其令人瞩目。生铁产量从1919年的133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1036万吨,钢产量从1919年的129万吨增长到1929年的972万吨。汽车、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发展更快,汽车产量从1920年的4万辆增长到1929年的25万辆。更有意义的是,由于法国一方面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却用低定价的法朗打开国外市场,法国出口猛增,至1923年时,已超过进口5倍之多,进出口总额则从1918年的270亿法郎增至1929年的1083亿法郎。巨额贸易顺差加上投资利润回流,黄金大量流入法国。1928年以后,法国拥有的黄金仅次于美国。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时的8%。 
  意大利也不错。1925年的工业生产是1922年的157%。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都进展迅速。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法国,甚至落后于日本。1929年时,意大利的汽车年产量才达到5.4万辆。 
  德国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直到1924年,由于付出巨额赔款,失去大量工业和运输设施,德国物价失去控制,财政经济一片混乱。1924年,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均势需要,美国出于利用德国工业能力获利需要,两国又都不希望德国步俄国后尘发生革命,故出台了一个“道威斯计划”,给予德国8亿金马克的贷款。在此计划的鼓励下,国际资本源源不断流入德国,从1924年到1929年,外国投资总数高达320亿金马克,美国资本为主,英国资本其次。这一时期,由于得到的资本多,而付出的赔款少,德国工业设备得以普遍更新,生产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不仅如此,得到外国资本的多为实力雄厚的德国各大垄断工业集团,这进一步增强了德国工业的垄断程度。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的实力较前更为强大。但是,作为一个国家,德国债台高筑,且需支付大量赔款。虽然工业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恢复,而人民生活仍然十分艰难。只要德国出于稳定政局需要,推迟偿还债务,推迟支付赔款,或者在德国的投资利润不能实现,则国际经济循环将立刻中断。 
  日本的情形与德国颇为相似。虽然日本是战胜国,但是日本工业能力很弱,完全经不住美欧各国工业的打击。一战刚结束时,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恢复,日本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丝织品和船舶大量出口美国,经济一度繁荣。但随后,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洲市场,日本货节节败退,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业总产量下降了19.9%,其中造船业88.2%,采矿业55.9%,机器制造业55.9%,生铁16.7%。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降达55%-82%。出口下降40.3%,国际收支逆差达3.5亿日元,外汇储备从13亿日元减少到6亿日元。事实上,由于日本缺乏国际竞争力,从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贸易逆差达33亿日元。农业也未能幸免。3500个缫丝厂停工,200万蚕农陷入绝境。同时,国际廉价粮食大量输入日本,加上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价格一跌再跌。此后,米麦产量长期停滞。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东京和横滨的建筑绝大部分被毁,财产损失达100亿日元之巨,使已经处于深度萧条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震后,从1923年到1927年,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国举借巨额外债,数量高达9.1亿美元。靠借钱和战争中捞取的储备,日本政府向国内各大财团发放高达13亿日元的救济贷款,这样,日本经济才逐渐摆脱萧条,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时期。但1927年日本又爆发金融危机。一些银行由于拥有大量未经整理的震灾票据而周转不灵,形成挤兑风潮。经济危机和萧条继之而来。政府共拨款12亿日元救助三井、三菱等大银行。还未等日本喘过气来,从美国爆发的更大危机又来到了。这一过程产生了两个意义深远的后果,其一是欠下巨额国际债务,成为引发大萧条的国际债务链的重要环节。其二是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日本工业高度垄断化。垄断财团控制的日本经济一方面强加技术更新,另一方面则是实行贸易保护。更加意味深长的是,它促成了勾消债务、实行军国主义的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壮大。从这个角度看,关东大地震对于日本的意义正如一战失败对于德国的意义,而德国和日本的巨额债务则又是美国繁荣所系。 
  极不平衡的繁荣孕育着极不平常的危机。在短短三年投资热潮后,从1927年起,德国工业危机已经开始形成。由于沉重的债务和赔款偿付,德国国内市场狭小,巨大的新增生产能力必须在高速出口增长中实现。然而,美、英、法等国既要德国的赔款,又拒绝进口德国的工业品,使德国的巨额投资利润无法实现。1929年3月,英国裴熹爵士在全国贸易会议发发出警告说:“我们正遭到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威胁。由于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采取贸易限制政策,以致债务国无法还债,我们正面临着这种危机。我们现已无法阻止一次金融崩溃。那些贷款国家的钱收不回来。” 
  这场危机果然爆发了。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暴跌。从那时起至1932年,纽约股票价格跌掉六分之一以上,全美证券贬值总计840亿美元。纽约股市跌暴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美国大量抽回对德国的投资,德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英国在德国也有大量投资,英国证券市场应声倒地,英国经济陷入危机。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的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到1930年,法国终于陷入危机。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拉开了序幕。 
  美国是债务繁荣的受益者,也是债务链断裂的最大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降为1415亿美元(按1958年价格计算),降幅高达30%。工商企业倒闭86500多家,工业生产下降55.6%,进出口贸易锐减77.6%,企业利润从100亿美元下降至10亿美元。危机最严重时,美国主要工业企业基本停止运行。汽车工业开工率仅为5%,钢铁工业15%。农业也惨遭劫难,谷物价格下降三分之二,农业货币总收入由1929年的113亿美元减少为47.4亿美元。银行系统首当其冲,破产数高达10500家,占全部银行的49%。黄金外流,存款被挤兑,到1933年3月时整个银行系统陷入瘫痪。失业率(不含半失业者)高达25%。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长时间的所谓“特种萧条”时期。尽管有“新政”等缓和危机的措施,美国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一直到第二次大战爆发以后的1941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才超过危机前的1929年。 
  德国是危机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危机的主要受害者。从1929年到1932年,德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业生产下降了40%,对外贸易额下降60%,物价下跌30%。其中,主要工业产量下降幅度更大,铁产量减少70%,造船业产值下跌80%。工业危机反过来又导致了金融危机。1931年7月,德国达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挤兑风潮,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减少到13.6亿马克,柏林九大银行减为四个。失业率急剧上升,1932年高达43.8%,加上半失业者22.6%,则1932年德国全失业和半失业人数高达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二。奇高的失业率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应该承认,希特勒政权对外取消债务,对内实施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确使德国的工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经济迅速发展,失业率迅速下降,1938年时失业率低至1.3%。从1932年到1938年,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而铝、镁和车床的产量竟高于美国。从1933年到1939年,德国重工业和军火工业增长2.1倍,消费资料生产也增长了43%。与德国相比,美国罗斯福的新政则只是暂时缓解了萧条。直到一九四一年美国参战后,美国国民经济也转入战时计划经济轨道,美国才彻底摆脱了大萧条。虽然德、美两国的政权性质和所信奉的意识形态大不相同,但就摆脱市场激烈竞争产生的萧条而言,却有着内在的共同性:停止经济战争,统一调配资源,社会各阶层所得比例相对稳定。 
  危机对日本的打击也十分沉重。从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大批银行和工商企业破产倒闭,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工业总产值下降32.9%,其中煤下降36.7%,生铁30.5%,钢47.2%,船舶88.2%,棉纺织品下降30.7%。农业总产值也下降了40%,生丝价格猛跌,占农户总数40%的养蚕农户遭到致命打击。日本的对策也是自上而下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从1931年开始,政府通过以“重要产业统制法》为首的一系列经济统制法令,把工、农、金、贸各领域控制起来;又在各个部门中强行组织卡特尔和托拉斯,把中小企业置于财阀的控制之下。然后对各垄断企业发出大批军事订货,从1931年到1936年,军事订货共达50亿日元之巨。在此期间,政府还投资10多亿元兴建、扩建和改组国营军事工业。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最大受益者是新老财阀。到1937年,八大老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大仓、浅野、川崎、古河)以及五大新财阀(日产、日氮、日曹、森、理研)拥有的资本达41.7亿日元,占全国公司总资本的27.2%。在接受军事订货的110家企业中,拥有实力的工厂几乎全是属于三井、三菱、住友、大仓、久原等少数财阀的。在经济垄断化的前提下,日本企业在国内市场保持垄断性高价,对外则实施低价倾销,以获得必要的外汇,购买战略资源和工业设备。从1931年到1934年,日本出口额由11.5亿日元增至21.8亿日元。其中棉纺织品的输出,在1933年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震动了欧美各国。 
  英国的危机相对缓和一些。原因有二,一是此前英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缓慢发展状态,剩余资本主要投放到国外;二是英国在危机后加强了贸易保护,使英国工业的相对市场份额有所扩大。从1929年的最高点到1932年的最低点,英国工业生产仅下降了32%,远低于美国。但主要工业部门也受严重冲击,钢产量下降46%,生铁产量下降53%,纺织品生产下降三分之二,煤产量下降五分之一。在1932年英国对农业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以前,英国农业受危机影响严重。对外贸易也大幅下降,出口值从1929年到1931年第3季度降低了30%,对外贸易的逆差从1930年的3.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却从4.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英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危机促使英国最终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也促使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大幅度贬值。前者保护了英国的国内市场,后者增强了英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两者的合力使英国成为大萧条的相对受益者。 
  法国经济相对独立。它既没有对德国的大量债权,也没有与此相应的工业设备输出。二十年代的法国繁荣主要依靠德国赔款提供资本扩大生产,依靠低价法郎扩大出口。因此,当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法国还处在繁荣的顶峰。1930年中,在本国投资过热和国外市场萎缩的双重冲击下,法国“贝壳银行”破产,经济危机才波及法国。即使如此,法国的危机深度也低于美国。以1929年危机前的最高点与1932年危机时的最低点相比,工业生产下降了36.2%。其中,冶金工业下降47.4%,机器制造业下降42.6%,建筑工业下降55.6%。轻工业的危机似乎更严重。1932年法国轻工业比1928年下降64%。但是,由于法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不力,法国的危机持续时间最长。在英镑、美元相继贬值,贸易壁垒高筑,日本、德国工业军事化,并对外实施倾销的前提下,法国却继续维持金本位制,法国工业继续相对分散,法国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1937年法国出口几乎比1929年减少了四分之三,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的比重由1929年的6.4%下降到1937年的5.1%。与此同时,法国对外投资的收入却由于外国债务人的破产而减少,降幅达50%以上。由此,法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日益扩大,1932年时即达50亿法郎。在财政上,法国不但没有采取扩张政策,反而强调财政平衡,坚持通货紧缩。直到1936年9月29日,法国才被迫将法郎贬值29%。此后到1937年4月,法国出口增加了12%,工业生产增加了13%。但是,这一措施来得太晚,1937年—1938年美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相当程度上抵消了法郎的贬值。 
  总的来看,危机进一步加强贸易保护,调整了各国经济的相对地位。英、德、日等国应对危机的措施及时正确,其国际市场份额提高;美、法两国的应对措施则显得迟缓、乏力,国际市场份额大幅下降。美国的损失特别值得注意。美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1929年的48.5%下降到1938年的32.2%,低于1913年时的36%。美国所拥有的巨额战债化为乌有,外国投资大量抽回,1938年,美国国外投资存量减少为115亿美元,比1929年减少三分之一。美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也急剧下降。1929年至1938年,美国的进口份额由12.2%降至8.1%,出口由15.6%降至13.4%。英国则依靠其广大的殖民地夺回了世界贸易总额的首席位置。英联邦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南非等)建立帝国关税特惠制。德国也在其统治区及殖民地(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实施贸易封锁。在亚洲市场上,美国的贸易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日本和德国。美国是靠第二次世界大战才重新夺回失去的国际市场份额,并再度称雄世界的。

5. 有关美国独立的历史资料

美国独立战争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1775~1783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又称北美独立战争或美国革命。 
18世纪中叶,随着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增强,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尤其是七年战争后,英国为弥补战争损失,加重对殖民地人民的盘剥与压迫,从而使殖民地抗英斗争从经济、政治斗争发展到武装斗争。1774年9~10月,除佐治亚外的12个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决定联合抗英。会后,各殖民地开始进行起义准备,训练民兵并贮藏军火。1775年4月19日,驻波士顿英军奉命去康科德查抄殖民地民兵的军火,往返途中在列克星敦附近遭民兵伏击,损失286人。列克星敦之战揭开战争序幕。5月10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6月14日决定建立大陆军,次日任命G.华盛顿为总司令。 
战争初期,双方力量悬殊。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工业发达,拥有世界一流海军;驻北美英军约3万余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以加拿大为依托;但军队远离本土,不谙当地情况,人力物力补充困难;统治集团内部在战争指导上存在分歧,未形成统一指挥。北美殖民地人口仅300万,其中约50万人为亲英的“效忠派”;正规军刚组建,兵力不足,主要依靠不脱产的民兵和短期服役的志愿兵补充,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各殖民地地方主义严重,大陆会议的领导软弱无力;但进行的是正义战争,为独立自由而战,得到革命人民和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并可利用英国与法、西、荷等国的固有矛盾,争取外援。战争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775~1778),主战场在北方,英军掌握主动权 英军的总战略是以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 同时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殖民地方面力量薄弱,基本上采取避免决战、保存实力、相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方针。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动进攻,先后攻占泰孔德罗加堡、克朗波因特等地,并围困波士顿。6月17日,马萨诸塞总督、英军统帅T.盖奇派兵2200名,向围困波士顿的民兵阵地邦克山和布里德山多次发起进攻。民兵英勇抗击,两次击退英军进攻,虽因弹药耗尽放弃阵地,却首次取得了歼敌千人的战果。为激起加拿大的反英情绪,美军分兵两路进攻加拿大。11月,R.蒙哥马利率左路军攻占蒙特利尔,随后与B.阿诺德率领的右路军在圣劳伦斯河下游会合。12月底,美军约1000人冒着暴风雪突击魁北克失利。此后,美军围攻魁北克,牵制了英军的部分力量。直到次年5月英国增派援兵,美军才撤退。1776年3月,英军在被围11个月后被迫撤出波士顿。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告殖民地独立。8月底,W.豪(继盖奇任英军统帅)率英军3.2万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进攻纽约。华盛顿指挥1.9万人分兵把口打阵地战,在英军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于11月率余部约5000人向新泽西退却。英军追击美军至特拉华河,随后入营过冬。华盛顿利用英军疏于戒备之机,于圣诞之夜东渡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英军,俘敌近千人,并于次年1月3日在普林斯顿再败英军。特伦顿和普林斯顿之战使接连受挫的美军士气为之一振。1777年夏,英军为切断新英格兰同其他州的联系,决心兵分三路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路从安大略湖南岸登陆,沿莫霍克河东进,途中被美军击溃;另一路7000余人由J.伯戈因率领,沿尚普兰湖南下,企图与豪指挥的第三路即驻纽约的英军会师于奥尔巴尼。但豪未按计划北上,反而率军1.8万人南下,于9月26日攻占大陆会议所在地费城。伯戈因孤军冒进,被1.2万美军和游击队围困在萨拉托加(今斯凯勒维尔),10月17日率5000余人投降。萨拉托加之战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促使法国于1778年3月对英宣战。美国独立战争由此发展为国际战争。华盛顿率军退至瓦利福奇后,在志愿人员、普鲁士军官B.斯托伊本主持下对部队进行冬季整训,提高了战斗力。1778年6月18日,英军放弃费城,退守纽约。此后,北方战事进入僵持状态。 
第二阶段(1779~1783),主战场在南方,美军以弱胜强 英军新任统帅H.克林顿利用南方“效忠派”较多,且靠近英属西印度群岛等有利条件,将主力南调,企图首先控制南方诸州,然后与北方据点纽约遥相呼应,遏制北方。美军企图在法国陆、海军配合下,控制沿海战略要地,同时大力开展游击战,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以争取最后胜利。1778年底,英军攻占佐治亚州首府萨凡纳,开始在南方发动强大攻势。次年9月,美法联军围攻萨凡纳,伤亡惨重。1780年春,克林顿指挥英军1.4万人从陆海两面包围查尔斯顿,迫使南方美军司令B.林肯率5000余人投降,并缴获4艘军舰、300门火炮及其他装备。5月29日,英军在南卡罗来纳州韦克斯豪克里克再败美军。6月8日,克林顿率部分英军回纽约,留下C.康沃利斯率英军7000余人在“效忠派”配合下据守南方广大地区。8月16日,英军在南卡罗来纳州卡姆登击败H.盖茨统率的南方美军主力。同年12月,大陆会议委派N.格林为南方美军司令。格林分兵两路(一路由D.摩根率领,另一路由他亲自率领)开展游击战。在弗吉尼亚,法国志愿人员、青年贵族拉斐特侯爵率军牵制叛将阿诺德指挥的英军。1781年1月17日,摩根在南卡罗来纳州考彭斯大胜英军。3月15日,英军在北卡罗来纳州吉尔福德与美军交战,伤亡惨重,被迫向沿海地区撤退。8月,康沃利斯集中南方英军主力于弗吉尼亚半岛上的约克敦。华盛顿统率美法联军1.6万余人(其中法军7000余人,由罗尚博伯爵指挥),在格拉斯伯爵率领的法国舰队配合下包围约克敦,迫使英军于10月19日投降。约克敦围攻战导致英内阁倒台并促使双方和谈。英国新政府于1782年11月30日与美国达成停战协议。1783年9月3日,双方签订《美英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参加独立战争的国际志愿人员约7000人),广大军民英勇奋战,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战争中,美国执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利用国际矛盾取得法、西、荷等国的援助。美军战略战术灵活,采取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样式,摒弃传统的线式战斗队形,根据地形地物采用疏开队形作战,不拼消耗,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而着眼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独立战争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后来法国大革命和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均有重大影响。(霍万城)
http://baike.baidu.com/view/2398.htm

有关美国独立的历史资料

6. 美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

美国红十字会创建于1881年,国会在1990年正式承认这一组织,并给它制定了正式章程。该文件规定红十字会应如何工作以及它的工作范围。
美国红十字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成为美国部队的一部分。大战期间,该组织改变了它保持中立的政策。红十字会给敌军伤员治疗,但救护人员不愿越过战线去帮助他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还帮助美国士兵与其在国内的家属取得联系,这是红十字会给美国军人服务的开始。
战后美国红十字会继续扩大。在欧州它帮助战争难民。在国内开展了接种计划,予防儿童传染病等。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红十字会再次主动提出为军方服务。
  今天的美国红十字会拥有大约23万领工资的工作人员,但它主要依靠无偿工作者。有50万美国人接受训练担当红十字会志愿人员。美国红十字会完全独立于政府,其所有的资金均为公民及企业的礼品赠送。红十字会的服务是免费的。帮助军人家属和退伍军人,仍然是红十字会最大的任务之一。它还以采血而知名。这项工作始于二战期间,红十字会要求平民献血帮助伤员。和平时期该项工作仍继续进行。
  今天在美国海滩和游泳池工作的大部分救护人员均经红十字会培训或批准。红十字会以培训美国人给事故受害者进行医务抢救而著称。它还建立了红十字会护理培训。培训后的护士致力于改善公众的健康。
  或许红十字会是以它在发生灾害时所进行的抢救工作而知名的。它为火灾、暴风雨、洪水和地震等的受害者提供各种紧急救护。一位救灾专家说:“几乎美国每一个镇上都有红十字小组。他们的行动同坏消息的传递一样快。”

7. 美国如何应对历史上经济危机

在1929~1932年大萧条和上世纪70~80年代的滞胀时期,针对经济衰退导致的失业问题,罗斯福和里根两位美国总统,选择了两条不同的政策路线图,并都成功地渡过了经济危机。但是,由于采取几乎截然相反的社会福利政策,民众利益则损益分明。

  大萧条促使社会福利制度建立

  尽管已经过去了70多年,至今回忆起来,1929~1933年的大萧条,仍然是20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1932年,20岁的希尔维亚·波特从亨特学院毕业。她没能赶上好年景,这一年,每4个美国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找不到工作。

  激烈的就业竞争场景随处可见:在纽约曼哈顿六号街某职业介绍所要招聘300人,却有超过5000人前来应聘。尽管纽约本市的失业人口已经多达百万之众,但是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饭碗。

  一个阿肯色州的男子为了找工作,竟步行了900英里,来到美国汽车城底特律职业介绍所,当他到达时介绍所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当中的很多人都是通宵排队。

  据1932年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失业人数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近3成,这还没有将近1000万的农民包括在内,否则情况还要严重。

  当时的工厂确实不需要1929年之前那么多的工人。美国机车公司在1932年整整1年,只卖出了1台机车。而在20年代,它平均每年要卖600台。大萧条时期,美国全国近86000多家企业破产,5500多家银行倒闭,整个工业生产陷入停顿,金融系统也全部瘫痪。

  当时普通美国人缺衣少食,生活艰难程度超乎想象。波特很多同学的午餐,往往只花5美分——在餐饮店里点一杯咖啡,然后要杯白开水,把柜台上的免费番茄酱倒到开水里一搅和,就算是一杯番茄汤了。冬天来临,只得将报纸塞在衬衣里御寒,往鞋里垫入硬纸板和棉花取暖。

  成千上万的失业者沦落为流民。1932年,有200万人美国人在四处流浪。在芝加哥市,近200名妇女在格兰达公园和林肯公园露宿。他们一无窝棚,二无铺盖,什么遮身保暖的东西也没有。到了晚上就在冰凉的地上打颤,直至第二天天明。

  此前,波特就想弄清楚,为什么经济突然崩溃,大家纷纷失业。于是她把主修课改为经济学。毕业后,波特凭借伶俐的口才,在一家投资咨询公司谋到了一个职位。后来,她一边干活,一边开始研究金融界的状态。

  1933年,新就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也在思索如何摆脱大萧条。

  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

  罗斯福一改美国政府施政传统,采取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观点,推行政府干预经济的系列政策,史称“罗斯福新政”。

  为了让全美国1700多万人不再依靠亲属和政府救济,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就业岗位。

  1935年后,罗斯福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公平劳动标准法等立法,创立失业保险、老年保险、最低工资标准、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保障工薪族的经济安全。

  罗斯福新政很快将美国带出大萧条的泥沼。从 1935 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 1933 年的 742 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 2049 亿美元,失业人数从 1700 万下降至 800 万。

  而罗斯福本人,也成为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连任4届的总统。

  滞胀时代社会福利难削减

  在经历了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终于迎来了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黄金发展的20年。

  然而,好景不长,从1970年开始,滞胀——这一新的经济难题,开始困扰着美国和欧洲。与大萧条时的“低增长、低通胀、高失业率”不同,滞胀则意味着“低增长、高通胀、高失业率”。

  1973年,美国人第一次在和平时期遭遇了短缺。当时,美国政府为应对食品价格猛涨,曾于6月间不顾一切地再次实施价格冻结。结果是灾难性的:市场上见不到牛肉的踪影,食品货架上空空如野。

  物价疯涨,使得同一年尼克松政府为价格管制而成立物价委员会形同虚设。一开始,物价委员会就批准了两家钢铁公司生产的白铁皮提价。在接下来不到3周的时间内,全美国最大的1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提出了提价申请,95%获得批准。结果,1972年物价在管制的条件下仍然上涨3.2%,失业率也保持在5%的水平上。

  接下来,从1973年下半年至1974年,通货膨胀有增无减,美国人的生活成本持续上升。此时不巧又碰上石油危机,石油价格整整涨了4倍。结果,1974年全年,美国通货膨胀率超过12%,破了二战后的最高纪录。

  对于当时的美国人而言,残酷的不仅是节节攀升的物价,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少。1975年,美国的失业率攀升至二战以来的最高点,达到了9%,成为当年的特大新闻。大批汽车厂商又面临着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倒闭浪潮。

  事实上,一年前,滞胀局面已经形成。当时刚刚就任的美国总统福特也意识到,通货膨胀是美国政府面临的头号敌人,但他没有想到失业率居然上升得如此之快。

  不仅是美国,整个西方世界均于70年代初开始陷入了“滞胀”的泥潭。西方7个主要发达国家的GNP平均年增长率为2.4%,失业率为5.3%,消费物价指数年增长率为9.4%。而在此之前的1968?1972年,该七国的平均增长率为4.3%,平均失业率为3.2%,物价平均上涨率为4.8%。

  宏观政策失误、社会福利膨胀和政府管制过度,被认为是导致西方世界滞胀的主要因素,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引发了西方世界长达10年的高通胀、经济停滞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局面,各国的消费和投资都出现收缩,世界经济步入继大萧条以来的新一轮大衰退。

  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开始颠覆罗斯福的“第二次美国革命”。里根采纳了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即减税、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缩减社会福利。这些措施,对当时的普通美国人来说,形同双刃剑。

  减税自然是有利。里根政府时期,美国人的所得税减少了23%;原来政府划分的14个税收档次,被精简到3个档次,私人纳税率平均降低85%,公司的纳税率平均降低3.7%。

  但是,在社会福利政策上,里根政府决定“开倒车”。

  此前,20世纪60年代,美国第36届总统约翰逊提出了建设“伟大社会”的内政纲领,共制订和实施了近500项计划,增加社会福利开支,主要用于改善和提高就业、医疗、教育、生活和住房以及城市发展。1970年后,美国工薪阶层工资上升幅度,甚至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长。

  然而,里根政府在1981年颁布的《经济复兴计划》中,决定削减的社会福利支出的约有200个项目,如食品券、失业保障、新生儿家庭补贴、医疗保健、学生营养补贴、住房补贴、失业者培训等。

  由于这一计划触及了人数众多的中产阶级的利益,与约翰逊政府建设“伟大社会”时期福利改革相比,里根政府的“逆向改革”则要“痛苦”得多。由于工资、福利的刚性性质,财政开支始终未能压下来。削减中等收入阶层——这也是构成美国选民的绝大多数——的福利待遇遭遇巨大政治压力。最终,罗斯福新政涉及的社会福利得以保全,而“伟大社会”计划则大部分遭到砍削。

  里根的政策,在降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消费物价指数在1983年以后大幅度回落,1986年?1989年下降到3%?4%。同时在经济增长方面,1984年GNP增长高达6.8%,为战后之最。失业率1983年以后连续下降,从9.6%下降到1989年的5.3%,为1973年以来最低。美国经济摆脱了“滞胀”,并为后几届政府带来“政策红利”。

  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公平方面的损失甚大,广大中产阶级的绝对生活水平下降,只有占人口5%左右的上层社会收入上升。最终,共和党政府在1992年的大选中失败。

美国如何应对历史上经济危机

8. 历史上还有哪次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当时美国是如何应对危机的?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在地里 ,导致美国第31届总统胡佛下台。 
  战后美国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 2008年爆发的目前仍处于金融危机阶段
  美国在1973~1975年的危机中,仅在1974年5月15日和16日两天内,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牛奶垄断组织就把 38000多加仑的优质鲜奶倒入水沟中。
  8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美国是1980年爆发危机的。
1  资产阶级政府实行减免税收,加速折旧,以及其他各种优惠待遇,去鼓励投资,再加上科技革命不断开展,要求固定资本加速更新。所有这些,即使是在危机期间,也使固定资本投资的下降幅度不大,从而缓和了危机的恶化。 
2  扩大消费信贷,改进社会保险制度,以及提高工人组织程度,抵抗资本家降低工资的力量增强,使消费的下降遇到了阻力,从而减轻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3  增强金融资本力量,政府采取膨胀性的货币金融政策,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控制和管理,增强了货币信用体系抵抗经济危机冲击的能力,从而减轻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 
   以上方法虽然暂时抵制了危机,但会使下次危机规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