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就是理财,理财就是投资”这句话对吗?

2024-05-18 21:46

1. 投资就是理财,理财就是投资”这句话对吗?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了吗,投资就是理财,理财就是投资,这句话对吗?
   首先他们的决策策略不同。不同。
   投资是投入资金赚取收益,理财是通过对现有资产的梳理,用合适的工具使资产保值增值。投资赚取收益伴随着风险。理财是控制风险在先,收益在后。通常会用一种工具来对冲另一种工具的风险。比如,我们在资产配置组合中,用固定收益类产品来对冲长期投资中暂时的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其次他们的目的不同。
  理财是为满足我们生命中不断出现的的需求。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的工具来达成。投资是为了利益最大化。
  他们的风险不同。投资获取收益,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为了达成目标,会平衡增值和风险。


再者

投资就是理财,理财就是投资”这句话对吗?

2. 理财就是管理自己的人生,这么说对吗?

“理财,就是理人生”这句话是挺对的一句话,因为理财的本质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规划,理财和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密切相关的。
近一点的理财问题是我们的日常开销、应急资金该怎样规划,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非常有必要去进行思考的。有多少人因为没有良好的消费习惯导致储蓄太少,被迫一直在原地打圈;由于没有应急资金的准备又导致危机来临时被迫选择高成本的资金来解决。

又比如结婚、教育、居住、投资等关键性的问题上,每一个环节都是与人生息息相关的。由于没有合理的规划与配置将导致我们这些生活的目标迟迟不能达成。
简单说理财涉及的范围是很广的,不管是开源节流,还是储蓄支出,以及投资风控都是理财的表现。
只不过现在大多数人对理财的意识太过狭窄了,只认为理财就是做投资而已。所以很多人仍然是等待有钱以后再考虑理财再学习理财。有一个"幸存者理论",意思是当你取得咨询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死者不会说话),他给你的咨询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同。
在投资领域一样,你看到的高手,往往可能是运气比较好而已,那些运气不好的都被淘汰了,所以你也没看到。
不要盲目相信股市中所谓的投资高手。世界上成功的投资者屈指可数,而成功的投资大师都有一套真正奏效并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哲学,这是他们投资的核心。他们不会推荐个股,但你可以学习他们的投资理念和哲学。

芒格,巴菲特,彼得林奇,他们不仅是投资大师,也是思想大师,人生智者。他们是价值投资的践行者,在生活中,他们奉行正直,节俭,自律、健康的生活方式。
投资成为他们实践人生哲学的载体,财富是他们思想智慧的变现。
所以很多投资人说,理财理到最后就是理人生,投资说到底是在讲人生哲学。
如果说投资理财也有一条正道,它一定符合人类普遍认同的那些正确的价值观。
新的一年,欢迎您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和我一起学习正确的投资理财,资本寒冬,我们依然可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3. 你理财,财就理你吗?

未必!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是财经类节目或者栏目里经常出现一句看似很有道理、很有鼓动性的话。
  
 其实,光有理财意识还不行,还必须有稳定的心态和基本的理财常识、安全意识,否则,财不仅不会理你,还会离而去。
  
 回想自己的理财之旅是从08年还完房贷开始的,最初主要接触的是基金,后来研究过gp,再后来接触过P2P,这其中,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综合下来,基金定投是正收益的,其他因为心态等原因都挺差,尤其是p2p,那可真是滑铁卢般的经历,应了那句话了:你瞅准的是人家的高利息,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总之,理财这个事情说简单不简单,说难吧,离每个人却很近,人人都可以理财。这里需要注意三条:一是顺应大势,吃准政策,不能逆势而动。二是心态平稳,不能急贪,孤注一掷,财不入急门。三是量力而行,不能脱离自己实际,更不能借钱理财。
  
 “666”活动第132天,60分钟的阅读,100个俯卧撑,7分钟平板撑。

你理财,财就理你吗?

4. 读《理财就是理生活》的感受

最近我开始学习理财知识,然后看了一个老师推荐的一本评分较高的理财书籍《理财就是理生活》。
  
 我看了前面几章,就写写我的阅读收获:比如像我一样的年轻人,有些理财意识不是很强,我们会觉得自己月光族,也没有财可理,也不知道如何投资等等……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理财知识。当我们去了解了金钱的底层逻辑,这是可以为我们获得财富的。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理财知识了解起来容易但操作难,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症结是:我们总想着学习,想从外部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却很少仔细地分析自己的收支情况,优劣势和拥有的资源。
  
 比如:我们可以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了解下我们的收支情况。
  
 1.你现在每个月用多少钱呢?
  
 2.这个开支数字是怎么来的呢?
  
 3.什么项目花费最多?
  
 我们有时候去问自己会发现我们连怎么花的钱都不清楚,那又怎么能够最有效率地运用金钱呢?那我们要如何做呢?通过记账来解决吗?其实记账的消费只是我们理财现状的一部分,理财是一个系统工程。
  
  
 理财是有十大模块的:状况剖析、目标设定、消费控制、债务管理、沉睡资产、变现技能、资产购入、风险分散、实体节税,代际传承。换种说法就是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现状,然后通过拟定量化的目标,控制消费,消除债务,发掘沉睡资产,找到变现的核心技能,持续购入资产。等资产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资产合理配置,分散风险,并学会利用实体合理避税,以及最后找到更优的代际传承方法。
  
 
  
                                          
 
  
  
 
  
  
 
  
                                          
 在我回答的这七大问题中,其实我的收入与支出问题比较简单,因为我的收入来源还比较少。但是书中告诉我们当有了多种资产时,就需要分析不同收入之间的投入产出比。因为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要想更有效地利用资金,就需要做出取舍。
  
 
  
 也就是说在这七个问题中我们要分析我们的收入与支出问题,资产与负债问题,然后从这些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发现,也要问我们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了解自己的变现技能,可能是先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的。
  
  
 如果我们不会梳理,我们可以通过这三个表格来实施。
  
 第一个表格:状况总结表,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资产,负债有没有变化,当初想的变现技能是否真的起到了效果,收支是否因此增减等等。
  
 
  
                                          
 第二个表格:家庭资产负债表:是指家庭或个人在制表格那一刻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也可以说是问我们现在手头有多少资产,多少负债,要记得写上日期,有利于下次对比。资产负债表的原理很简单:资产=负债+净资产
  
 
  
                                          
 第三个表格:家庭收支表:问我们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收支表的原理也很简单:收入-支出=盈余
  
  
 
  
                                          
 由于我还没有完全理解书中这三张报表的使用,我还需要自己用来实践。但我想起自己去年做了一年的记账记录,虽然没有给我带来开支方面改变,但是通过这个清晰的记录,我深刻地理解了我月光族的原因,我缺乏一个规划。
  
 
  
                                          
 我去年只会记账,也就是傻瓜式记住每一笔开支,但是我没有学习去分析我的支出表,没有学着去优化消费习惯,进而学着去攒钱,进行财富积累。我接下来会完善我对这三张表的实践记录。
  
 这本书的作者用了大量简单易懂的案例分析,让我们理解理财知识,真的推荐值得一读。

5. 在你看来,理财和不理财,人生会有多大差别?

理财和不理财的人,人生差别有多大? 在这里分享一个小故事:
当年A君和B君同样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两人最初的月薪同样都是5000元。但是,两人对工资的处理却截然不同。
A君工作后不久便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从而,逐步养成理财习惯;而B君一直都是月光族。

5年后:两人月薪都升到1万元,因为A君善于理财,所以他已有10万元存款;B君的钱都花在了买包包、买名表、去旅行......所以他的账户空空。
10年后:两人工资是同样的1.5万元,A君通过理财赚得房子的首付和巨额存款;B君终于攥够首付买了一辆车,开始了自驾游的生活,可他依然还是月光族。
15年后:两人月工资都涨到2万元,A君B君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已供完房子,换了一辆旅行房车,每个月都带着家人出去旅行,积蓄已达五百万;B君省吃俭用供孩子上贵族学校,不再旅行,周末兼职攒孩子的大学储备金。
20年后:A君坐拥丰厚资产,享受安逸生;B君却为养老发愁。
TRA旅宿房产,实现财富自由,系统化的学习理财知识。+V(TRAservice)

在你看来,理财和不理财,人生会有多大差别?

6. 理财和不理财的人生有什么区别

理财和不理财的区别
我们假设小红和小明两个上班族,小红爱理财,小明却觉得理财没什么用。
从20岁开始,小红每个月定投500元买基金,并假设平均年报酬率10%。投资了7年就不再定投,让已有的本金和获利一路成长。
大家可以算一下,7年之后小红的本息加起来是6万多块钱。如果这6万多块钱继续按照年化10%滚动增长,到了60岁退休的时候,本息金额已达到156万元。
等到小红定投了7年,小明发现小红存了不少钱,这时候也开始学习小红的理财方式,每月定投500元。
按照同样10%的年化收益,你知道小明追上小红需要多久吗?
根据数据测算,小明需要持续定投33年,本息金额才能达到158万。
达到同样的目标,一个是定投7年,一个是定投33年。
这就是理财与不理财的差别。

7. 理财高手回答。我这样理财合适吗,请注明缘由,回答得够理性再追加分。

  看得出你是一位敬业、负责任的父亲。你的需求主要是二个:一是育儿费用;二是财富的保值增值问题。
  先回答你的提问:1、你一次性将存款10万元全部购买一只基金是非常不妥的。基金的风险仅次于股票,但是收益未必一定很好。另外,基金过去的业绩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据此认为它未来的业绩一样好,这是不现实的。2、关于基金定投。大家都说,基金定投可以分散风险,均摊成本。但是,它的不足之处也是非常明显的:某日你要赎回或者转换其它基金,其手续费会很高,蚕食掉你很大一部分收益。3、炒股。股票的风险最大,获利未必很高;基金次之;债券风险最小但收益较低。需要说明的是,以你的年龄和职业,适当参与股票投资很有必要,建议你学习相关的知识,选择2-3只好股票,长期持有为目标。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未来10年内A股还会走强,其收益回很高。而你只需要记住一点:以适当资金投入,低点买入,高点卖出。或者持有5-6年作长期股东也不错。其收益远非基金、债券所能比的。
  根据你的简述,有几点建议:1、将现有资金划分:20%作为备用金,以备生活急需;20%--30%用于基金投资,建议通过晨星网察看基金龙虎榜,选择抗通胀的大宗消费品或者医药等类,混合基金也不错;30%投资国债或者货币基金,收益稳定,风险不大。其余20%作为家庭保障或者子女教育储备基金。2、作为家庭的顶梁柱,给自己和家人适当投几份保险:如一年期交通工具综合意外险、意外医疗保险、健康险等,强烈建议你首先参加当地的社保养老和医疗险。这对于你的将来养老和家庭稳定是很有必要的。
  你的资料有限,暂且建议如上。如有需要,可以到我空间看看。祝好运!

理财高手回答。我这样理财合适吗,请注明缘由,回答得够理性再追加分。

8. 你是如何理解“理财”的

理财要养成的六种习惯 习惯一:记录财务情况。能够衡量就必然能够了解,能够了解就必然能够改变。如果没有持续的、有条理的、准确的记录,理财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开始理财计划之初,详细记录自己的收支状况是十分必要的。一份好的记录可以使您: 1、衡量所处的经济地位———这是制定一份合理的理财计划的基础。 2、有效改变现在的理财行为。 3、衡量接近目标所取得的进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做好财务记录,还必须建立一个档案,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收入情况、净资产、花销以及负债。 习惯二:明确价值观和经济目标。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可以确立经济目标,使之清楚、明确、真实、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缺少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便无法做出正确的预算;没有足够的理由约束自己,也就不能达到你所期望的2年、20年甚至是40年后的目标。 习惯三:确定净资产。 一旦经济记录做好了,那么算出净资产就很容易了———这也是大多数理财专家计算财富的方式。为什么一定要算出净资产呢?因为只有清楚每年的净资产,才会掌握自己又朝目标前进了多少。 习惯四:了解收入及花销。 很少有人清楚自己的钱是怎么花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收入。没有这些基本信息,就很难制定预算,并以此合理安排钱财的使用,搞不清楚什么地方该花钱,也就不能在花费上做出合理的改变。 习惯五:制定预算,并参照实施。 财富并不是指挣了多少,而是指还有多少。听起来,做预算不但枯燥,烦琐,而且好像太做作了,但是通过预算可以在日常花费的点滴中发现到大笔款项的去向。并且,一份具体的预算,对我们实现理财目标很有好处。 习惯六:削减开销。 很多人在刚开始时都抱怨拿不出更多的钱去投资,从而实现其经济目标。其实目标并不是依靠大笔的投入才能实现。削减开支,节省每一块钱,因为即使很小数目的投资,也可能会带来不小的财富,例如:每个月都多存100元钱,结果如何呢?如果24岁时就开始投资,并且可以拿到10%的年利润,34岁时,就有了20,000元钱。投资时间越长,复利的作用就越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储蓄和投资带来的利润更是显而易见。所以开始得越早,存得越多,利润就越是成倍增长

麻烦采纳,谢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